English

报国之志步邮坛 上下求索振中华

1999-08-09 来源:光明日报 庞爱生 我有话说

集邮在我国起步较晚,却又步履艰难,屡遭挫折。辛亥革命后,在西方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集邮,才为中国人所接受。面对列强的野蛮侵略与文化掠夺,大量华邮珍品和文物史料流失,不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,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,报国之志步入邮坛。正是他们锲而不舍的追求,使大批华邮珍品失而复得。

“龙的传人”——陈湘涛。龙是中国先人的图腾,从我国清代发行第一套大龙邮票直至清末,普通邮票的图案,仍以独具民族特色的龙图居多。抗战期间,一次偶然机会,一位家住湖南的同事因无盘缠,硬塞给陈湘涛一本邮集,请他资助200元钱,遂使这位已年过半百的老人接触并迷恋上邮票。在伦敦,他惊讶地发现,英国人居然十分深入地收集研究中国邮票,而他身为炎黄子孙,却自叹不如。从此,陈湘涛与大龙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伦敦的货店、地摊上,留下了他的身影,他用国内加盖邮票换回大量的大龙邮票,对散在摊点上有大龙图案的邮票一枚也不放过。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对陆续收集的千余枚大龙邮票,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版式研究。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,先后发表了三篇关于“大龙”邮票的研究文章,引起国际集邮界的重视。他的“大龙”版式研究论文是国际集邮界公认的权威著作。

“一代邮王”——周今觉。周今觉是中国集邮发展进程中一位举足轻重的集邮家。20年代初,步入邮坛后的他只几年便名冠全国。他胸怀远大抱负,立志让“华邮重见于世界”。不惜耗巨资寻觅华邮珍罕孤品。为购得施开甲、勒夫雷司、费拉尔等著名外籍集邮家的华邮专集,耗资达10万余元。号称东半球最珍罕的华邮珍品“红印花小字当壹元”新票四方连,原为德国人费拉尔占有,费拉尔死后,继承其全部邮集的中国籍夫人分几次将邮集拍卖。周今觉为了不使这件珍品再度落入外国人之手,费尽苦心盘算一年之久,终在1927年以2500两纹银的重金购得,从此被冠以“邮王”而著称世界邮坛。1926年,由他编的《邮乘》参加纽约国际邮展,荣获特别铜牌奖,是我国首次在国际邮展获奖者。

“三枚奖章获得者”——姜治方。“文革”前夕,卓识远见的集邮家姜治方将一生收集的大量珍邮,全部献给国家,才幸免遭劫。姜治方早年立志专集华邮,几十年来,他奔波跋涉于欧亚港口、城乡,收集到许多有历史价值的邮品。他的中国珍邮除有相当数量的“大龙”“小龙”邮票外,最珍罕的是6枚“大龙”阔边实寄封、中国第一条航线往返首航封和20余枚中央苏区实寄封等。1933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首届航空国际邮展上,他的《中国首航封集》荣获银牌奖,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邮展上获高奖的邮集。1944年在葡萄牙里斯本首届国际邮展上,他的《中国大龙邮票》荣获镀金奖。1957年在莫斯科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青年邮展上,他的《中国早期实寄封》荣获金质奖章和水晶杯奖,这是建国后中国集邮家在国际上第一次获得最高荣誉。姜治方十年磨一剑,三次组集参加国际邮展,从银奖、镀金直至登上金奖殊荣宝座,不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,更激励了一大批集邮家冲攀国际邮展的高峰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